家暴下的法律救济
“家暴”是一个触目惊心的词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当遭遇家暴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尽快离开危险环境,寻找安全避难所,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报警电话110,向警方详细描述家暴情况,请求警方介入处理。
同时可以向相关机构投诉,包括但不限于当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组织,这些机构通常会为当事人提供咨询、调解和法律援助等服务。
此外如果情况严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在请求法院介入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提交什么样的证据法院能够认可:
1. 报警记录:家庭暴力发生后,如果受害人选择报警,公安机关会制作相应的报警记录或询问笔录,如果出警记录仅有报警一方签字的,无公安机关处理结果的,只能认定为一方陈述,不能作为证明家暴行为的直接证据。
2. 医疗记录:受害人就医时,医院会开具病历记录、诊断证明书、验伤报告及伤残鉴定书等医疗文件,伤害结果通常需要认定构成轻微伤,单纯的软组织挫伤一般不认定构成严重家暴。
3. 物证:能够证明家庭暴力行为的物品,如被损坏的家具、衣物、凶器等。这些物品需要妥善保存,并在法庭上出示以证明家暴行为的存在。
4. 录音录像:受害人在遭受家暴时能够录制到施暴者的声音或画面,这些录音录像资料将是非常有力的证据。但需要注意的是,录音录像的取得方式必须合法,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5. 照片:受害人被家暴后拍摄的身体伤痕照片、带血的衣物等照片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法院认定当事人的确遭遇了家暴后,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施暴者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1. 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这种损害赔偿通常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2. 行政责任
对于实施家庭暴力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施暴者处以行政拘留、罚款或警告等行政处罚。
3.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家庭暴力可能构成以下犯罪:
(1) 故意伤害罪:施暴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造成轻伤、重伤或死亡等严重后果,将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
(2) 虐待罪:如果施暴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将构成虐待罪。根据刑法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虐待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王某虐待、故意伤害案为例)。
(3) 侮辱罪:施暴者使用暴力公然贬低其他家庭成员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的,将构成侮辱罪。根据刑法规定,侮辱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4)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果施暴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员结婚和离婚自由,情节严重的,将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根据刑法规定,该罪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因此面对家暴我们必须采取坚决且合法的措施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作者:阿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