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法院系统着力构建执行办案新模式
优化管理 “智慧”赋能 激活执行“一池春水”
桂林市法院系统着力构建执行办案新模式
执行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法院工作的难点。面对制约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壁垒间题,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优化目标管理、优化动态管理、优化精细管理、优化智能管理为抓手,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执行办案新模式,实现执行工作再升级,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在全区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4月30日,在全区法院执行工作推进会上,桂林市中院院长杨晓春作经验交流发言。
优化目标管理 强化责任落实
桂林中院充分发挥“三统一”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管理职能,树立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一盘棋”思维,抓实执行工作“一把手”工程,强化目标管理,形成了配置科学、管理严密,监督有力的执行工作管理新格局。
全市法院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制定执行工作绩效目标管理方案,明确年度执行工作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落实“一组两专”(绩效考评小组、质效管理专班、专人负责对执行质效进行通报工作),建立健全市两级法院执行质效管理的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和建议督促机制。依托指挥平台,随时监控办案指标数据,督促下级法院限期完成有关任务。每月上榜通报各团队完成各项任务情况,并将年度考核与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办案数量、质量直接挂钩,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实现质效双优。
优化动态管理 强化对策应变
针对执行质效发展提升不够稳定、执行质效发展不平衡等情况,桂林市中院对执行质效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辖区法院执行工作质效常态化督查,加大对无财产案件、小标的额案件的执行力度,充分开展好各专项行动。
实施“红黑榜”制度。建立排名靠前得分、排名靠后扣分的竞争机制,促进办案质量、效率、效果的全面均衡发展。
定期研判分析。召开质效数据分析研判会,参照执行数据的全国平均值,根据不同时期质效变化情况,横向、纵向对比全市、全区排名,在各指标发展变化中发现间题并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发挥审管办态势分析、督促办理与整改通报三项职能,常态化对案件关键数据临界节点进行督促提示,确保质效进有标尺、慢有鞭策。
优化预警机制。建立超期结案跟踪清理台账,召开执行案件调度会,重点通报全市法院案件执结情况,对未结案件进行警示和催办,化压力为动力,向管理要质效。
七星区人民法院和临桂区人民法院创新“大中心小团队”模式,实行“1+N+X”执行团队运行工作模式,有效推动执行办案提速增效。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在全市广泛推广应用,及时融入全市执行工作实践中,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开展。
推行执行“一体化”改革以来,桂林市两级法院执行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结案数和结案率位于全区前列。各项重要指标继续保持高水平运行,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在全区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
优化精细管理 强化质效提升
资源县人民法院审理唐某与何某斌、何某华买卖合同纠纷案后,判决何某斌、何某华应向唐某支付货款36.9万余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何某斌、何某华一直未履行还款义务,唐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月18日,在平乐县人民法院联动协作执行和当地看守所的协助下,资源县法院将被执行人何某斌异地拘留15日。
“改革实施之前,对于执行难度较大的案件,我们通常以指定执行、提级执行方式推动解决。但是,‘单兵作战’对一些难啃的‘骨头案’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我们结合桂林实际,构建执行案件统一管理调配机制,实现执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桂林市中院执行局局长向阳说道。
桂林中院结合地域特点,将全市法院执行部门划分为南片区和北片区2个片区,通过市中级法院指挥中心大数据分析,全面动态掌握两级法院执行案件收结数量、类型分布等情况,形成“一点两片”执行管理总体构架;对全市同一被执行人的案件实行统一管理和调配,采用提级执行、指定执行、交叉执行等方式,解决好各地法院案件不均衡间题。
建立重点执行案件统一会办机制,对基层法院有重大影响、涉群体性纠纷、涉重大信访舆情等案件,发挥好中级法院协同指导作用,通过会商会办、立案监督、协同执行等手段,推动案件优质高效办理。
完善办案机制,实行“过滤式”繁简分流。做到简案速执、繁案精办,压缩结案周期,促进营商环境的优化。
针对全市法院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难等情况,市中院与桂林市全面依法治市委员办公室联合制定《桂林市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推动涉党政机关等重点案件执结。
围绕被执行人涉案款项发放,设立案款管理专员。对案款进行规范管理,由执行案款管理员每日实时掌握执行案款收发情况,对未认领、即将超期发放案款进行预警提示,对逾期未认领、未标记、未发放的执行案款及时与案件主办人联系、提醒,实行逐案跟踪、逐笔监督,防止边清边积现象发生。
优化智能管理 强化创新驱动
近年来, 桂林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将智慧执行建设作为执行工作的加速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科技技术,为执行办案提档加速插上了“双翼”。
“以往执行案件立案后,需要安排人员手动发起执行财产查询,执行人员只能逐个对案件发起总对总查控、节点流转,即使是2人同时操作,也要耗时120分钟才能完成。而自2022年引入“智能查控系统”后,对查、控等执行流程实现自动化,可以做到“7×24×365”自动化管理,通过系统上传指令只需要5分钟,后续操作由“机器人”自行运转完成,执行人员只需要对结果进行核查审批即可,工作效率提升 20倍以上。”桂林市叠彩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袁巍然介绍说。
以打造“智慧执行”为目标,近年来,桂林法院强化数字赋能执行工作,依托“一网四平台”指挥执行体系,“搭建网络查控RPA系统(智能机器人助理),实现系列案立案和网络查控自动化处理,办结的案件平均周期大大缩短。
2021年10月,临桂区人民法院引进智能查控数字书记员系统,实现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批量自动查询、冻结、解封、续冻等操作;荔浦市人民法院搭建以法院为中心、全市40个诉(执)源治理工作站为辐射点的基层协助执行网络,实现执行工作“一心多点、全域覆盖”;灵川、兴安县人民法院与乡镇合作建立网格员微信群,利用网格员提供执行线索,协助寻找被执行人,进一步拓宽执行工作“朋友圈”,织密查人找物“情报网”……。
“我们将以“执行质效提升年”“桂在执行•惠企暖企”专项执行工作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切实将司法为民理念体现到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质效、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上,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为桂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杨晓春表示。(余作才)
作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