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为大局服务以能动司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最高法工作报告之一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最高法工作报告。万人大会堂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司法助力企业走出困境,有政策、有空间,携起手,更有作为!”当掌声再次响起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张巧良和大家一样,发自内心地感到振奋。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张巧良提交了关于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的建议,如今在最高法工作报告里有了积极回应和推动,他倍感欣慰。
和张巧良一样,很多代表细数了最高法工作报告里人民法院“做实为大局服务,以能动司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亮点和成效,感受到了过去一年人民法院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迈出的坚实步履。
举稳人民群众“平安伞”
过去一年,人民法院出重拳、敢亮剑,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公共安全治理,在反腐败斗争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展示法治之力,筑牢平安之基。
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国不宁。最高法工作报告指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新乡市糖业烟酒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买世蕊明显感觉到,人民法院持续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走深走实,为全社会营造了公平正义、安全稳定的环境。“这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高级教师农加贵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对孩子们陷入电信网络诈骗尤为心痛。有感于最高法工作报告里披露的一组数据“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万件6.4万人,同比增长48.4%”(件数,下同),在感叹法院辛勤付出的同时,他建议全社会持续关注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和涉网络贷款等典型案例,进一步提高反诈意识。
同样关注在校学生权益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调研后发现,在校大学生往往涉世未深、法律意识薄弱,容易经受不住蝇头小利的诱惑,滑向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深渊。而帮信罪等轻罪案件数量和比重的上升,还会造成司法资源的失衡与浪费。
最高法工作报告里谈到,对受蛊惑出售出租“两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沦为电诈“工具人”的在校及刚毕业学生等依法从宽处理,这令齐秀敏眼前一亮。“如今,深化治理帮信罪,适度提高帮信罪的追诉门槛、设置帮信罪的出罪标准,已经条件成熟,正当其时。”齐秀敏这样建议。
“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1855件11191人,同比增长5.1%”“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4万件2.7万人,同比增长19.9%”……“这些‘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数据,就是一份人民满意的成绩单,答卷上演绎着‘能动’,写满了平安。”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四七厂)防务事业部502车间数控车工刘彦冰如是说。
当好民营企业“老娘舅”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以审判工作现代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使命。
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制定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7条意见,把依法平等保护原则融入司法政策、落到个案办理,以法治的确定性助力提信心、稳预期、促发展。”代表们一致认为,该举措堪称去年法院工作的一大亮点。
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国众联集团董事长黄西勤一直非常关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话题,她已经连续两年提交了具体的建议。
“建议将相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政策上升为法律,从法律层面进一步保障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提振发展信心。”张巧良说。
黄西勤还有更深度的思考,她建议出台关于维护涉案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司法处理实施细则,为审慎采取强制措施和加大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司法保护力度提供制度依据;同时建议加快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法。
与最高法工作报告里“推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执行到位金额187.8亿元”暖心数据相映衬的是,代表们发现,在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助企、护企、暖企蔚然成风。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汽机队副主任栾俊感受到了山东法院保护民营企业的努力,出台办理破产、解决商业纠纷等12项改革措施,“不论国有民营、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律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让企业家敢闯敢干、安心经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高级技师、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告诉记者,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服务经营主体提振市场信心十项措施”,切实提升经营主体的司法满意度和获得感。
司法的浓浓暖意,也洋溢在了最高法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
司法当好民营企业“老娘舅”!——听完最高法工作报告,很多代表仍在反复品味这句表述,“很亲切,也很感动。”“最高法工作报告越来越接地气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部长温广勇对这个表述颇为认同,他以曾经的调研经历举例说,人民法院开展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等,力解中小企业急难,让一大批企业重拾信心。
怎样当好民营企业“老娘舅”?最高法工作报告给出的“真厚爱真严管”答案,引发代表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以‘严父慈母’般的关爱,厚待民营企业。在执法、司法、法宣等各层面全时空推进落地见效,提振市场信心和活力,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北京达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子程满怀期待。
高子程表示,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立法解决执法、司法难题,促进实现立法初衷,把能动司法体现在所有的司法环节和每一个司法裁判当中,避免机械司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如何能动司法?高子程连打了几个比方——
“比如统一司法标准”“比如依法惩治侵害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扰乱民营企业正常运营等违法犯罪问题”“又比如依法纠正涉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冤错案件、发布典型案例,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提振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继续推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多举措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张巧良说。
“积极探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中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适用、分案处理、律师介入、诉源治理等难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呼吁。
做优营商环境“大文章”
在形成良好营商环境的多重因素中,法治毫无疑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过去一年,人民法院积极主动发挥审判职能,切实做到讲政治、顾大局,通过法治环境之“善”促进营商环境之“优”。
破产审判是驱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变量。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破产审判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审结破产案件2.9万件,同比增长68.8%,力促‘僵尸企业’及时出清,涉及债权2.3万亿元”。
“个人可破产、可重整,更可再创业!”对于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我国境内首宗个人破产案审结执结,长期关注破产审判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薛济民评价说,“该案为实施个人破产立法积累了司法经验,提供了经验样本。”
薛济民回忆说,2020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个人破产立法”。他认为,加快完善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为陷入严重财务困境但诚实守信的个人提供债务重组机会,促进债务人继续创业创新,有利于推进现代社会文明与法律文明,推动经济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最高法工作报告的一组数据令人欣慰,“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3.2万件,同比下降5.8%,其中涉环境污染案件5386件,同比下降11.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人民法院以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许庆民结合其在环境监测一线的工作经历,深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对人民法院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钦佩。
助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最高法工作报告里的这些举措,同样记录了人民法院做实为大局服务,以能动司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前行印迹,也都受到代表关注和引发热议。
谈到助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金融学院校长杨伟坤给出具体的建议:“继续深挖司法裁判背后的金融治理问题,密切与金融监管部门协作,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关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发出明确的倡议,“激发创新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围绕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浩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朱征夫述说着自己的蓝图:“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企业重整中心,在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说起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云南众济律师事务所主任万立有着深深的期许:“加大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培养力度。”
……
聆听完最高法工作报告,万立和代表们步出人民大会堂。迎着北京初春的阳光,他不无感慨地说:“人民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护航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到位,体现了高要求、高水平、高成效,我为法院工作点个赞。”(记者 郭士辉)
作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