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有爱的家聚焦重组家庭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发布时间:2024-0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孩子需要有爱的家聚焦重组家庭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图1)

图①:2023年5月28日,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检察院在自贡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开展“检爱同行·共护花开”检察开放日活动。

孩子需要有爱的家聚焦重组家庭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图2)

图②:2023年3月29日,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检察院在该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关爱受伤天使·播撒法治阳光”法治教育活动。

孩子需要有爱的家聚焦重组家庭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图3)

图③:2023年10月9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检察院检察官侯淑云、南京市幸福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徐燕共同对小伟进行一对一帮教。
(资料图片)

“我只是找了个新伴侣,孩子还是有一个爸爸。”

“搭伙过日子而已,总得好好活下去。”

“不缺孩子吃的喝的,对孩子好比什么都强。”

…………

离婚后,有人为了爱情、温饱,抑或是孩子,选择重新组建一个家庭。据统计,我国男女双方离婚后的再婚率达到60%,离婚后选择再婚的父母占大多数。

重组容易,相处难。跟随父母来到新家庭的孩子,需要适应陌生的家庭环境,完成新身份的转换,探索新家庭的生存规则。在这些挑战之外,性侵、家暴、涉罪等问题也可能出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为重组家庭中不可忽视的隐秘角落。这些隐秘角落,该如何照亮?

不当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冲动易怒

第一次见到小伟(化名)时,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侯淑云很难把眼前这个少年与案卷材料中约群架的犯罪嫌疑人联系在一起。“他之前没有打过架,但是遇事容易冲动,这次也是因为一时意气。”侯淑云想知道小伟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便联系到南京幸福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徐燕。

徐燕委托侯淑云邀请小伟的父母来她的工作室聊聊。那天见面的场景,徐燕记得很清楚,小伟缩在角落里,当发现推门进来的只有他的母亲后,撇了撇嘴角,“还好他没来,要不然又要骂我”……

“他”——指的是小伟的继父。“6岁时,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8岁时,妈妈告诉我,我有新爸爸了。”在小伟的记忆中,新爸爸第一次见面时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喊爸爸。可没过多久,小伟就不愿意再喊爸爸了,“他只会让我干活,还因为我学习不好,老是打骂我。”父母亲人的冷漠、老师同学的孤立,让小伟产生了逃离的想法。

2022年6月,因为一次约架,小伟及朋友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侯淑云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小伟。“案件报捕后,我们和公安民警及时促成小伟的家人赔偿被害人损失,因为案情简单、后果轻微,小伟也认罪认罚,我们最后依法对他作了不起诉处理。”侯淑云说。

不诉给了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帮助他修复和改善家庭关系、成功回归家庭和社会,也是侯淑云和徐燕想要为这个少年做的事情。“父母情绪化的教育方式,导致小伟冲动易怒,而经常被继父的言语、肢体‘刺伤’的童年经历,让小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既自卑又逞强的性格。”在了解小伟的犯罪原因后,检察机关与徐燕所在的社会组织合力对小伟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帮教,通过为小伟讲授法律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排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帮助小伟找到人生方向、重拾生活勇气。此外,徐燕还对小伟的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指导,通过情景模拟,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重塑家庭关系。

如今,小伟不仅跨过了18岁,也跨过了与继父之间的那道鸿沟。

“很多未成年人可能在原生家庭中被抛弃、被忽视、被虐待,这些经历导致他们在新的家庭关系中很难信任他人,也很难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从而变得焦虑、不安、冲动、易怒,甚至犯罪。”在徐燕看来,不论是亲生父母,还是继父继母,如果他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从重组家庭中感受到爱和温暖,产生归属感,那么孩子犯罪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薄弱的家庭情感联结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小伟的故事,是重组家庭中倔强少年一时兴起的冲动,而小花(化名)的故事,则是重组家庭中懵懂少女难以言说的“伤疤”。

小花的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生活的她认识了现在的继母。父亲再婚后一直外出务工,留下继母和小花在家生活,二人关系十分疏离。小花读六年级时,偶然认识了涂某,涂某如同大哥哥般对小花嘘寒问暖,二人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一天晚上,在涂某的“温柔攻势”下,这起性侵案件发生了。

“即便他要蹲监狱,我也要等他出来!”案发后,小花伤心地对四川省大邑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兼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王兴梅说。王兴梅听到后,心里一咯噔,立即联系了小花的父母。

听说女儿被欺负,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赶了回来,继母也自责不已,认为自己没有看管好孩子。“你不要再作秀了!在我爸爸面前装得那么好,他一走你就现原形了!”看着面前许久未见的父亲和本就陌生的继母,小花哭着说。

这句话,让王兴梅敏锐地察觉到这个重组家庭背后的隐痛。“我们深入了解后发现,小花的继母认为自己身份尴尬,加上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因此存有‘不敢管、不想管、不会管’的心态,如果不加以引导,小花可能会受到二次伤害。”为此,检察机关与妇联加强协作,由妇联安排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小花的继母讲授重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同时邀请长期与检察机关合作的心理咨询师对小花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其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性侵害。

王兴梅再见到小花时,小花已经牵起了继母的手,二人不时相视一笑,早已不见此前的冷漠与疏远。

“我们在履职中发现,以‘恋爱’为名实施性侵的案件时有发生,而且多发于重组家庭的孩子之中。从被害人角度来看,大多是因为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较少,与家庭的情感联结较为薄弱,只能通过恋爱交友的方式满足情感需求,最终导致被侵害。”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游成丽告诉记者,老师作为与孩子接触较多的角色,要多去关爱自己的学生,让更多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感到温暖。

温暖,也来自制度的落实。在四川某中学陈老师的印象中,每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作为法治副校长的检察官都会来学校讲解强制报告制度,陈老师也把它牢牢记在了心里。在发现班上有来自重组家庭的女孩受到侵害后,陈老师果断履行强制报告职责,向公安机关报案。

织牢重组家庭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

“我们都是好孩子。”

——走进徐燕工作室的人,都会注意到这个挂在房间最上方的横幅。这是徐燕在与检察机关建立深度合作的这些年里,接触来自重组家庭的涉罪未成年人的最深感受。

“打个比方,如果一条鱼生病了,大多数人会选择把这条鱼拿出来治疗,等它好了之后再放回鱼缸。但一段时间后,这条鱼可能又生病了,这是因为鱼缸里的水质有问题。同理,如果我们不在重组家庭内因上下功夫,那么这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再次走上犯罪道路。”徐燕说,针对一般群体、重点群体和涉案群体分级分类开展重组家庭教育指导,适当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的前置预防性作用,是增进家庭有效沟通、提升家庭亲密度的方式之一。

在徐燕和同事的努力下,截至目前,江宁区检察院已经运用社会力量帮教重组家庭涉罪未成年人10人。

除了和睦的家庭关系之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重组家庭氛围的重要因素。在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律师、广州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刘纯接手过的案件中,“经济大权”的掌握决定了重组家庭的基本结构。“父母在组建新家庭时往往会权衡利弊,对这段婚姻以及相关方的情感与经济投入都更为谨慎与现实,大概率不会在对方子女的身上倾注太多。此时,如果孩子的亲生父母长期感受不到孩子的处境与需求,则容易让孩子心理失衡,进而感觉被边缘化或产生被抛弃感,接收不到正向反馈。”刘纯说。

“我们办理的‘恋爱’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几乎都存在情感需求不满足的问题,只是严重程度各有不同。”王兴梅建议,家长发现孩子遭遇性侵害后,应当立即报警,同时要让孩子感觉可以安全倾诉。如果家长依靠一己之力无法帮助孩子,可以向司法机关寻求帮助,由司法机关协调各部门提供支持和援助。

织牢重组家庭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各地检察机关在履职办案中不断探索——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检察院,来自重组家庭的未成年人是“护蕾行动”的重点保护对象,检察官在了解基本案情、引导侦查取证的同时,注重对重组家庭环境、未成年人成长背景进行调查,从未成年人的心理、情感、物质生活等方面,全面分析案发原因,便于心理咨询师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同时联合县教育局、卫健委、法院等“护蕾行动”成员单位,注重宣传告知离异重组父母的权利义务,便于系统解决监护缺失问题。

在福建省福州市检察院,面对一个个因家庭监护不力而走向犯罪或受到侵害的孩子,该院致力于运用“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提高监护干预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检察机关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准确反映重组家庭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根源,从而制定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方案,让家庭教育发挥最大化作用,帮助涉案未成年人重回正轨。同时与妇联、关工委以及社工、心理咨询机构携手,用专门的平台、专业的团队给予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更科学、更全面的保护与指导。

…………

又是新的一天。

陈老师来到教室,在墙壁上贴了一张预防性侵的法治宣传海报,那是她刚刚从检察官手里拿到的;而另一边,结束回访的检察官走进办公室,桌边的案卷材料已经归档,值得欣慰的是,又有一个家庭焕然新生;与此同时,心理教师接到了孩子打来的电话,说自己在家乡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开启了新生活。

作者:网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