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通的手机号被谁注册了微信
业务员借上门办卡的机会,偷偷用客户手机获取短信验证码注册微信账号,再通过非法软件里的联系群,将这些账号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上家……今年1月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检察院办理了一批出售公民手机号码的案件,多名犯罪嫌疑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提起公诉。
赵某是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业务员,公司不大,主要和电信运营商合作“上门办卡”业务。客户在App上预约后,电信运营商会将业务下派到公司,业务员便会根据客户登记的信息上门为其激活电话卡。
这天,公司的部门经理李某悄悄把赵某拉到一边:“开卡业务有新的来钱路子,想不想多赚点?”听到能赚钱,赵某来了精神,随后按照李某说的下载了一个神秘软件。
赵某在李某的指导下加入了该软件中的一个聊天群,随后得知有很多公司的业务员也加入了这个群,但都是匿名,不知道具体身份。“上门开卡的时候装作正常办卡,激活电话卡后把手机号发在群里,会有一个注册微信的验证码发到手机上,把验证码发到群里就行。”李某告诉他。
赵某担心客户本人也会用手机号注册微信,李某不以为然:“你长个心眼咯,如果客户是老年人,明显不怎么会用微信的,你再操作,如果是年轻人就算了呗。”赵某追问微信号注册后的用途,李某则有些不耐烦:“这不是你需要关心的事,反正注册成功一个微信号会转你30块。你自己想清楚,这钱你不赚,有的是人想赚。”
未通过官方渠道下载的聊天软件、“阅后即焚”的群聊记录、不知道用途的微信账号注册,这些都让赵某隐隐不安,但面对高额提成的诱惑,赵某硬着头皮把这些疑问抛到了脑后。
真正实施起来,赵某发现偷偷注册微信比想象的中还要简单。客户对“官方”工作人员很是信任,基本都是把身份证和手机直接递给赵某,让他自行操作,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偶尔有客户问起“为什么这么慢”,赵某均以系统延迟等的理由搪塞过去。
就这样,赵某通过非法软件里的联系群,源源不断地用客户的手机号注册微信账号并提供给上家,上家再将这些账号用于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经查,受害人多达数千名。
2023年3月,公安机关通过线索摸排,将李某的团队一网打尽,包括李某在内的两名公司高管,及赵某等十余名业务员均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经上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4月30日,法院依法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三万元;另两名涉案业务员分别于4月30日和5月7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各并处罚金一万元。
目前,李某等公司领导正在审查起诉阶段,其余业务员已移交法院审理。
检察官提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手机号码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在本案中,作为电信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未取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将客户的手机号码注册微信账号并提供给他人,已经触犯了上述法律规定。
检察官提醒,用户在开通新手机卡的时候,需确认自己的微信、支付宝等账户没有被冒名注册。如发现新手机号此前已注册过相关账号,应立即联系官方客服处理;在将身份证交由他人办理业务时,需密切关注对方的操作,尽量不要让身份证离开自己的视线。
同时,也提醒电信行业从业人员,如果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将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将被依法从重处罚。切记不要因为想赚“快钱”,而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
作者:徐晴子 谢思琪
供稿:姚骐 王津娜 毛艺超
作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