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劳动合同被骗怎么办
面对签了劳动合同后发现被骗的情境,劳动者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根据法律规定,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1.如果劳动者在签署合同时受到了欺骗,导致合同并非基于其真实意愿而签订,那么该合同在法律上是不具备约束力的。
2.劳动者在发现自己被骗后,应当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具体而言,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确认该劳动合同无效。
3.一旦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但劳动者已经实际付出了劳动的,用人单位仍需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
4.劳动报酬的数额,通常会参照本单位同岗位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报酬水平来确定。
法律快车提醒您,关于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1.该条款明确列出了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包括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以及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等。
2.当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效力产生争议时,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进行确认。这些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对劳动合同的效力作出最终裁决。
对于被骗签的劳动合同,虽然合同本身可能因欺诈而无效,但劳动者在合同期间付出的劳动却是真实存在的。
1.即使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用人单位也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确定,通常会参考本单位同岗位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报酬水平。
2.劳动者在寻求劳动报酬时,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作记录、工资条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劳动付出和应得报酬。
作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