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普法庆贺农民丰收法治先行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将乡村振兴促进法普及宣传纳入总体方案,作为庆祝活动的“重头戏”。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宣传普法活动,为普法活动顺利举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部法规司整体谋划、系统设计“乡村振兴、法治先行”专项普法活动,构建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宣传重点、责任分工、活动安排和保障措施,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当地实际,从不同角度、以多种方式在丰收节期间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普及宣传,弘扬法律精神,传播法律知识,使党中央为乡村振兴擘画的蓝图深入人心。
二、突出主题精准宣传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法治先行”主题,在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启动仪式和浙江嘉兴、湖南长沙、四川德阳三个主场活动上组织乡村振兴促进法普法宣传展,在快手、抖音等多个平台展播乡村振兴促进法专题宣传片,在各地丰收节现场张贴乡村振兴促进法专题海报、派发宣传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县乡村共举办“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活动3500场次,集中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及其他涉农法律法规,形式多样有特色,内容实际接地气,干部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有的乡镇组织干部到“乡村法治讲堂”讲课,面对面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有的乡镇运用“小广播”“大喇叭”“短视频”等载体对乡村振兴促进法等进行解读,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送到群众心里。浙江、江西、山东、湖北等省在深入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基础上,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本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全国联动持续宣传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联合中国农业出版社开发乡村振兴促进法知识问答小程序。丰收节前夕,开展上线预热宣传,组织各地干部群众积极参加知识问答,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丰收节当天,浙江嘉兴主会场活动全场景融入“乡村振兴、法治先行”主题,在“唱赞歌·颂丰收”农民村晚、“忆民俗·晒丰收”农品集市活动中播放专题宣传片,在“种业振兴”希望之种接力活动中将“乡村振兴花车”作为头车精心装扮,集中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湖南长沙、四川德阳主会场通过设置乡村振兴促进法宣传台、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形式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31个省区市也结合当地实际,联动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活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进村入户,在广大农村掀起了学习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热潮。丰收节之后,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在线持续开展,累计浏览量超过100万人次,“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宣传活动持续升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有的县市区丰收节活动持续到国庆节前,在迎国庆的热烈氛围中将普法活动推向了高潮。
四、多元组合广泛宣传
各地坚持农民主角、农业主线、农村主场,将“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为农民群众打造了身边的“法治大讲堂”和掌上的“法律服务站”。黑龙江、河南、云南、贵州等省突出农业特色,将乡村振兴促进法解读与趣味农事活动结合起来,在开镰节、割禾赛、挑担子赛、稻作文化展等活动中专门安排解读乡村振兴促进法环节,寓教于乐开展普法活动,让农民群众在趣味农事活动中学法用法。江西、广东等省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对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涉农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山东青岛等地将普法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组织创作了快板《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柳腔《乡村振兴》、八角鼓《生态宜居新时代》等一批法治元素饱满、艺术表现力强、群众贴近度高的文艺作品,把枯燥晦涩的法律条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清楚,让农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五、探索创新直播宣传
手机是农民群众的新农具,也是学法用法的新平台。“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活动,在创新内容形式、多元参与互动、提升质量效果等三个方面积极探索,开启直播“带法”新模式。农业农村部法规司联合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在浙江嘉兴、江苏南京、山西晋中等地设立3个专题普法直播间,与农产品电商节、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各类活动有机结合,邀请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的法学专家,为农民群众讲解乡村振兴促进法,与农民群众开展互动交流,实时回答农民群众的问题。在普法直播间里,法学专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用家长里短的故事,讲清法律的规定和内容,让农民群众在沉浸式交流中学法用法,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普法效果。普法直播节目通过中国三农发布全矩阵、农视NTV全矩阵联动新华网、央视频、学习强国、中国网、腾讯新闻、触电新闻、新浪新闻、新浪微博、腾讯视频、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百度、视频号、哔哩哔哩等28家媒体及平台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据统计,每场直播都吸引到200多万观众。
六、示范带动拓展宣传
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重要任务。丰收节期间,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制作推出有故事、有内涵、有感染力的“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专题宣传片,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展播,引发裂变式传播,点击量达到1500多万次。各地将培育示范户工作和“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宣传活动结合起来,为示范户工作的全面部署、示范户的遍地开花夯实了群众基础。江苏等地组织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包区包片讲解乡村振兴促进法和示范户培育工作,为村里种下“法治”种子,让法治在村民心里扎根。山西等地组织法治工作者到农村广场、乡村礼堂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培训,村民感叹广场除了能跳广场舞,还成了属于农民群众的“法学院”。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上下联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等形式,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进村入户、深入人心,推动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拓展了农民丰收节的内涵外延。法治宣传第一次充分展现在农民丰收节的大舞台上,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属于农民的节日中,社会各界不仅在传统的农产品展销、农耕文明体验、民俗文化展演等节庆活动中感受丰收的喜悦,也在法治文艺节目、普法直播、法律知识问答等普法活动中全方位感受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感受乡村法治文化的强大魅力。“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活动进丰收节,丰富了丰收节的内容,深化了丰收节的内涵,让丰收节既热热闹闹,又实实在在。二是夯实了依法推进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通过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全面广泛的法治宣传,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更加准确理解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增强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凝聚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三是开启了农业农村普法新模式。农民丰收节期间,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第一次承担重任,在主动学法用法的基础上带动周边农户学习乡村振兴促进法。这是培育示范户工作的一小步,却是农业农村普法模式创新的一大步。今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将成为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依托,成为推动“被动式普法”向“主动式学法”转变的重要力量。
作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