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复旦实训集结号践检校共建之诺谱证据研究新篇
正义网讯(通讯员张莹 陈佳 严婉莹)3月的上海,寒意未消,但春天的脚步却已悄然接近,此时复旦大学迎来一批特殊的“学生”。这批身着“检察蓝”的同学,正是湖北省襄阳市检察院“隆中智检·刑事证据分析研究实训营”的第一期学员。
2024年12月,为落实最高检关于深化检察改革、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要求,襄阳市检察院与复旦大学法庭科学研究院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建“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3月17日,在复旦大学法庭科学研究院疑难案件证据分析中心主任刘世权的主持下,为期一周的首期实训营正式启动。此次实训是推动湖北省检察院“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活动的实践探索,力争实现检校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培养法治人才。
本次实训营特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党课,组织学员走进中共“一大”上海会址,通过重温百年党史,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激励全体学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顶尖院校的专家团队汇聚于此,倾囊相授。从刑事DNA证据分析的微观洞察,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赋能,再到犯罪心理画像的人性剖析,课程横跨法医学、心理学、大数据科学等诸多前沿领域,授课内容丰富多元,将复旦“文理医工”交叉融合的科研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实训以问题为导向,借助疑难命案证据剖析、犯罪心理痕迹精研等专题研讨,助力学员突破证据审查重重阻碍,为破解陈年积案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密钥”。
复旦大学法庭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成涛在开班动员中深切寄语各位学员,希望大家知行合一,将刑事DNA分析、AI证据审查等前沿技术融入办案实践,推动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刑事指控体系;敢为人先,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司法场景中的应用,为重大疑难案件办理注入创新动能;深化协作,持续完善检校合作长效机制,齐心协力将“襄阳经验”雕琢成全国刑事证据分析的示范标杆。
45名实训学员涵盖市县区两级检察院、公安系统的业务骨干和侦查精英,既有经验丰富的业务专家,也有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通过跨部门、跨层级的深度交流,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良好学习生态。实训采用“日学+夜研”双轨模式,形成“输入-消化-输出”的完整学习闭环,有效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确保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案件质量是刑事检察工作的生命线,而证据审查则是确保办案质量的核心环节。我将深入研习疑难复杂案件中证据分析、审查技巧,着力提升证据审查能力与法律适用水平,切实提高刑事检察办案能力。”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训营为契机,进一步练好内功、提升素养,同时,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以优良的学风确保学习成效,将实训所得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作者:网络